光谷企业研发的测温机器人身着“宇航服”1600℃钢水中取样小菜一
原标题:光谷企业研发的测温机器人身着“宇航服”,1600℃钢水中取样小菜一碟
一只手臂伸进1600℃的炼钢厂钢水里会议桌椅,测温取样,然后有条不紊地放回到指定检测盒内。随时面临的高温、钢水溅落等恶劣环境,都是小菜一碟。
8月29日,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的两批员工,正分别紧锣密鼓在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安装机器人测温取样系统。这家光谷企业的这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机器人测温取样项目,到现在两年时间已在全国拿下30多套大订单。
其实,这已是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三代测温取样机器人项目,第一代机器人始于2019年1月。8月29日,该公司工业传动及智能化事业部副总经理徐敏介绍,当时考虑到钢水高温可达1600℃,人工测温取样危险性很大,研发人员研制出了第一代测温取样机器人,机器人在湖北新冶钢顺利应用后,受到钢铁企业的广泛关注,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后来批量应用于鄂钢、石钢等项目现场。
“第一代测温取样机器人,在多次运用中,我们发现其从钢水中取样的物质,在安放时,还需要第二次转运,同时一些取样检测数字信息还需要人工上传。”徐敏说,研发人员在此基础上,又进行科研创新有色涤纶长丝,反复琢磨试验,历时一年多,又逐步自主研发出第二代、第三代测温取样机器人,克服了第一代机器人的弊端,打通最后一公里。不仅如此,研发人员还为第三代测温取样机器人穿上了耐高温的类似宇航员衣服。
现在的第三代全流程智能化机器人测温取样系统,采用“一体化”智能测温取样方案,可以与钢厂原有数据系统无缝连接,“一键式”操作实现自动测温、定氧、取样施耐德GRG施工、破渣等功能。
徐敏算了一笔账,以一家钢铁厂测温取样岗位四班三倒来计算,每套测温取样设备一年至少节省50万次人工,为企业年节约160万元成本。
“这是炼钢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在整个炼钢过程中烘干线,我们已经应用了15-20位机器人上岗,智能化已经日趋成熟。”中冶南方钢铁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负责人祝兵权对钢铁生产全流程的机器人如数家珍,比如检化验机器人、扒渣机器人、贴标机器人、打捆机器人等等,“研发人员不断创新自动吸料机,对钢铁制造闭环中,打通最后一公里,打破流程上信息孤岛。”
据了解,被誉为“冶金国家队”的中冶南方集团至少有超过500人的研发团队,研发的智能化产品已应用于全国各地钢铁公司,钢铁行业“智慧工厂”已成为现实。